資料來源:李志鴻(臺大兒童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)
人體之所以對某種東西過敏,是因為身體的免疫系統對該過敏原產生了大量的免疫球蛋白抗體E抗體(immunoglobulin E, 簡稱IgE),例如對塵蟎過敏者,體內就會產生對抗塵蟎的較高濃度的IgE,不會對塵蟎過敏的人,就不會有這些抗體或是濃度較低。
目前正規的檢查過敏原方式有兩種,一種是抽血檢驗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E,另一種是做皮膚過敏原測試,做法是在皮膚上扎一點過敏原進去,觀察是否會有紅腫過敏反應。
這兩種方式都是藉由檢驗體內是否有某種過敏原的IgE來判斷,準確率都很高,不過真要比較起來,抽血是比較間接的方式,因為抽血只是偵測血清IgE的濃度,而皮膚檢測是讓過敏原直接接觸皮膚,跟皮膚的肥大細胞(mast cell)起反應,如果過敏,就會起腫塊(像蕁麻疹)。不過此法缺點則是有過敏性休克反應(anaphylaxis)的危險,而且皮膚過敏原測試每次檢查的項目不能太多,不像抽血一次可驗數十種以上,所以抽血檢驗過敏原的方式較為普遍及安全。
檢驗結果跟實際身體狀況可能有出入
不過,有時抽血過敏檢測不能完全反應食物吃進身體的狀況。例如有人抽血檢驗發現體內有對蝦子過敏的IgE,但吃蝦子時卻不會過敏。相對的,也有人檢驗並沒有對蝦子過敏,但每次吃卻都過敏,這都是有可能發生的狀況。
這是因為對食物過敏的反應,有些是因體內產生IgE所導致,有些過敏則是人體本身生理的狀況,例如缺少一種蛋白?酵素(例如乳糖不耐症即是),不全然是透過產生IgE的方式而過敏。此外,有些食物過敏是IgE要到達相當大的濃度才會有過敏反應。所以,當檢驗出對某種食物過敏,但實際食用沒有過敏時,可以食用,但建議不要食用太多,因為可能攝食量太大時就會有過敏反應。
所以理想上,診斷是否對某種食物過敏,除過敏原檢測外,有時還要搭配臨床觀察,例如觀察病患是否曾經吃過蝦子產生皮膚過敏或腸胃症狀,不吃蝦後就沒有這些症狀,一吃又有症狀,這樣才能確定是對蝦的食物過敏。
值得注意的是,過敏原要接觸過,進入人體產生反應,檢測才有意義。比方說,這個人對蝦子過敏,是因為以前吃過蝦子,體內產生了針對蝦子的特異性IgE,等到第二次再吃,就會引起過敏。
此外,過敏原檢測一般建議至少要2歲以上做才有意義。因為嬰兒只喝過母奶或牛奶,沒有吃其他食物,年紀太小做過敏原檢測就沒意義。
過敏原檢測有分急性、慢性?
營業時間
高雄三華醫事檢驗所檢查時間 | |||||||
星期 | 星期一 | 星期二 | 星期三 | 星期四 | 星期五 | 星期六 | 星期日 |
|
V | V | V | V | V | V | 休息 |
下午~晚上(13:00~20:00) | V | V | V | V | V | V |